Friday, June 29, 2007

北歐的建築風格


北歐的建築風格是什麼?
這是我思考了好久的問題
很多人總是一語帶過
Functionalism機能主義
這樣的回答 對我
顯得草率

三年前我打算寫設計論文
問我的指導老師
為什麼Stockholm建築立面的開窗這麼單調?
為什麼大部分的建築物都使用旋轉梯? 旋轉梯是一種空間利用很不經濟的方式
為什麼瑞典城市不像其他歐洲城市充滿有趣的廣場?
老師當時並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那時我才在瑞典念了一年的書
我對這個城市的建築
有一種解讀不出的無力感

在瑞典這四年
我碰得建築設計並不多
做的都是跟節能相關的建築研究或評論
近一年來我專注於太陽能建築
讓我對三年前的疑問
逐漸找出我的看法

形容一個地方的都市或建築風格
最不會錯的 就是從地理環境著手

北歐地處北緯56度以上
因為緯度高 太陽的仰角相對比較低
這裡容易看到色彩豐富的黃昏天空
除了因為空氣污染少之外
太陽的仰角也佔了部份的因素
例如在東京和台北看的夕陽明顯不同
為了迎接徘徊在地平線的陽光
很多建築會把屋頂打開一些採光窗 想辦法用垂直面去採光
所以經過Eriksdalbadet的時候
可以看到屋頂張開尖銳的採光窗
上述的垂直向度 與尖銳
我覺得是北歐風格的識別性語彙(identical vocabulary)

因為近水平的陽光並不會帶給室內帶來過多的熱負荷
所以建築立面上就盡量開窗來迎接陽光
在一種functionalism的思維邏輯下
誠實地把立面都開了窗
並基於工程經濟的考量
同一尺寸的窗戶就滿佈了大部分的住宅立面
因為過多的凹凸會造成陰影
所以平整的立面就是一種不做作的呈現
這解釋了我之前立面單調開窗的疑惑

上面提到的陰影
在北國是很有影響力的
被陰影覆蓋的室外
會跟被陽光籠罩的區域
有很大的溫度差別
因為陽光的色溫
北國拍的照片 色彩對比會相對明顯
我們常看到一些設計商品
有極端的顏色設計
北歐的消費市場較能夠接受極端的色差設計

夏季永晝 冬季永夜
自然環境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循環著
氣候差異大
在冬季 普遍配置暖氣的室內和冰雪的室外
產生截然不同的溫差與舒適度
因為冬季的室外氣候是可以危及人類生存
所以"建築" 就是一種保護人類生存的圍籬
我過去在台灣所受的建築訓練
把空間歸納為室內 室外 半開放空間
因為半遮蔽的室外空間 在亞熱帶氣候是舒適的
也就是說是內與室外的氣候差異不大
可以相互流通
但北歐的空間可以被二分為室內 室外空間
這裡沒有騎樓 也不需要
二分與極端 在當地人的字典裡
並沒有敗德的距離感

在冬天 室外空間並不友善
出門 變成一種儀式
全副武裝 才能抵抗凜冽的氣候
手套 厚襪子 防雪鞋 連帽夾克
是應運而生的機能性設計
因為冬天出門的不便
城市裡戶外的人聚空間
重要性就較南歐為低

人們對於冬季的室外
抱著一種隔離在門外的態度
因此 外牆多半接近30公分
附帶隔熱的處理
對於門 窗 玻璃這類室內外介面的設計
相當精采

如果說英國經過大航海時代的歷練
地理是該國的顯學
那麼 因為資源的有限
經濟無疑是瑞典的顯學
Stockholm的都市設計似乎是都市經濟的實踐與結論
落實到建築的尺度
把都市計畫圖上的建築線
圍閉起來就是建築了
我們常常經驗到住宅室內規劃的不合理
我猜在瑞典事務所內
平面的規劃只要大方向對了
沒有多琢磨的餘地
當然另一個原因是人力資源的有限

我常常想 在幅員這麼廣大的國家
為何不設計寬大的住宅空間
室內挑高兩米四
似乎感受到亞洲人口膨脹的擁擠感
美國是一個事事物物都過度膨脹的國家
大客廳 queen size bed 私人游泳池 大份量套餐
Frank Lloyd Wright的設計追求的是草原風格的水平發展
瑞典也有美國式都市發展的可能性
但是全國九百萬的人口 以及九分之ㄧ的移民
降低了很多"大量生產"的可能性
或許因為體驗到資源稀少的限制
採用高稅收 福利國家制度
決定了這個文化的格局
因為人力資源有限